高壓清洗吸污車傳動軸系維護注意事項
1、飛輪殼或變速器殼連續(xù)破裂 有些清洗吸污車的飛輪殼或變速器殼因破裂而在修理中被更換,但不久又接二連三地破裂。
例如,有1輛東風高壓清洗吸污車,其飛輪殼在2個月內(nèi)破裂了2次,變速器殼也破裂了1次。經(jīng)過檢測和分析后發(fā)現(xiàn),造成這種連續(xù)破裂的原因有2個,一是變速器第2軸后軸承磨損嚴重,二是由于駐車制動器碟形彈簧墊圈彈力下降而引起的制動鼓突緣鎖緊螺母松動。
當變速器第2軸后軸承磨損到一定程度時,軸承間隙增大,第2軸在轉(zhuǎn)動時就和駐車制動器制動鼓一起跳動,產(chǎn)生較大的附加沖擊載荷,該附加沖擊載荷作用到變速器殼、飛輪殼和發(fā)動機氣缸體上,使變速器殼或飛輪殼破裂(發(fā)動機氣缸體的強度較大,不易破裂)。同樣,當駐車制動器碟形彈簧墊圈的彈力下降后,會造成制動鼓突緣鎖緊螺母松動,該制動鼓在轉(zhuǎn)動時就會晃動,因而產(chǎn)生附加沖擊載荷,使飛輪殼或變速器殼破裂。綜上所述,在更換破裂的飛輪殼或變速器殼的同時,必須檢查上述軸承和碟形彈簧墊圈,如軸承巳嚴重磨損或碟形彈簧墊圈的彈力已不足,應同時予以更換。
2、轉(zhuǎn)向盤共振,高壓清洗吸污車傳動軸分前后兩節(jié),前節(jié)為中間傳動軸,其后端裝有軸承,由軸承座支承,軸承座則裝在蜂窩形橡膠墊中,被U形支架固定在車架橫梁上;軸承可在軸承座內(nèi)滑動。當清洗吸污車在軸承和軸承座磨損到一定程度后行駛時,中間傳動軸后端就會跳動(振動),并且其頻率隨著清洗吸污車行駛速度的提高而提高。當清洗吸污車行駛速度為40km/h-50km/h時,由于其振動頻率剛好與轉(zhuǎn)向盤的固有振動頻率相同,所以就產(chǎn)生共振,轉(zhuǎn)向盤即隨著中間傳動軸的振動而振動,使得轉(zhuǎn)向異常。
當高壓清洗吸污車行駛速度進一步提高或降低時,中間傳動軸的振動頻率就高于或低于轉(zhuǎn)向盤的固有振動頻率,轉(zhuǎn)向盤不產(chǎn)生共振,因此轉(zhuǎn)向又正常。由此可見,只要更換磨損了的軸承及軸承座,就可消除轉(zhuǎn)向盤共振現(xiàn)象。如果在清洗吸污車一級維護和二級維護中能注意檢查和消除傳動軸中間支承中軸承與軸承座的松曠情況,就可以防止這種轉(zhuǎn)向盤共振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檢查該軸承與軸承座是否松曠的方法是:用雙手握住中間傳動軸后端,然后將它上下晃動,如有間隙的感覺,即為軸承與軸承座松曠。
3、傳動軸中間支承內(nèi)蜂窩形橡膠墊被擠壓出支架,中間支承內(nèi)蜂窩形橡膠墊的內(nèi)孔嵌入軸承座外圓的凹槽中,其外緣則裝在U形支架內(nèi)。在傳動軸無變形時,這種支承能滿足使用要求,但在傳動軸彎曲變形后,傳動軸的轉(zhuǎn)動就可能把該蜂窩形橡膠墊擠壓到U形支架外。所以,當發(fā)現(xiàn)蜂窩形橡膠墊從U形支架中被擠壓出時,就應檢查傳動軸的變形程度(徑向全跳動誤差),如超標,應予以校直。
4、主減速器齒輪的使用壽命縮短,高壓清洗吸污車主減速器的主動和從動圓錐齒輪是雙曲線齒輪,因此必須嚴格地按要求進行裝配,并采用重負荷清洗吸污車齒輪油(含防刮傷添加劑的雙曲線齒輪油)。造成主減速器齒輪壽命短的主要原因是所用齒輪油的質(zhì)量低。所用的齒輪油在工作過程中很容易變稀,潤滑性能變差,主減速器齒輪容易發(fā)熱,而齒輪的發(fā)熱又進一步使齒輪油變稀,齒輪油的潤滑性能也就進一步下降,這種互相影響使齒輪的壽命大大縮短。在換用了高質(zhì)量的重負荷清洗吸污車齒輪油后,主減速器齒輪的壽命恢復速正常。
高壓清洗吸污車每日例行保養(yǎng)
1、檢查回油箱存油,油面應在液壓管中部,若看不到油面表明需要添加,油液若變白或有明顯雜質(zhì)應及時換油。
2、檢查鎖緊機構操縱柄是否位于關閉位置,蓋板密封處有無滲漏。
3、檢查真空泵,取力器工作是否非常。
4、清潔高壓清洗吸污車外部
5、檢查并緊固真空管路各部位的螺栓連接。
高壓清洗吸污車3000km保養(yǎng)
1、檢查真空泵、取力器之間傳動軸十字軸突緣連接螺栓的緊定情況。
2、檢查并緊固真空泵泵架的連接零件。
3、檢查并緊固容罐、回油箱、四通閥等部位的螺栓連接。
高壓清洗吸污車12000km保養(yǎng)
1、清洗回油箱及濾網(wǎng)沉淀后,更換潤滑油,夏季使用30#機械油,冬季使用20#機械油。
2、檢查傳動軸十字軸軸承有無松曠,檢查各叉形緣母的緊固情況。
高壓清洗吸污車4800保養(yǎng)
1、檢查取力器軸承的工作情況,必要時及時更換。
2、拆檢真空泵進行調(diào)整。
3、修復空罐,外表除銹,涂漆。
本文地址:http://www.uokei.net/news/jszl/4705.html ,轉(zhuǎn)發(fā)請注明來源于:www.uokei.net